手足癬的臨床表現多樣,常見的有浸漬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等。
1. 浸漬糜爛型:好發於指趾縫,尤其是第3、4和4、5指趾縫。局部皮膚浸漬發白,因瘙癢搔抓後表皮脫落,露出潮紅糜爛面,有明顯滲液,常伴有劇烈瘙癢,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引發異味和疼痛。
2. 水皰型:多發生在手掌、足底及指趾側緣。初起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發亮,內含清澈液體,水皰成群或散在分布,皰液乾涸後形成環狀鱗屑,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搔抓後水皰易破裂,若處理不當易引發感染。
3. 鱗屑角化型:常見於掌跖部,表現為皮膚粗糙、增厚、脫屑,冬季易發生皸裂,甚至出血,疼痛明顯。皮膚紋理加深,角質層不斷堆積,嚴重影響手部或足部的外觀和正常功能,瘙癢相對較輕。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手足清潔乾燥,勤換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若發現有手足癬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隨意停藥或換藥,以免病情反復,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