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中樞紊亂的症狀有發熱、畏寒、寒戰、體溫波動異常、出汗異常等。
1. 發熱:體溫中樞紊亂可導致體溫調定點上移,使得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從而引起發熱,體溫可呈現不同程度的升高,低熱、中度發熱或高熱均有可能,發熱情況較為常見,可伴有頭痛、乏力等不適。
2. 畏寒:患者常自覺寒冷,即使處於正常溫度環境中也會有明顯的寒冷感,因為體溫中樞發出錯誤信號,讓身體誤以為外界寒冷,試圖通過增加產熱來維持體溫。
3. 寒戰:肌肉會出現不自主的收縮,表現為寒戰,這是身體為了增加產熱應對體溫中樞紊亂的一種反應,通過肌肉收縮產生熱量來提升體溫。
4. 體溫波動異常:體溫不再遵循正常的生理波動規律,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時而升高時而降低,難以維持相對穩定的體溫狀態。
5. 出汗異常:出汗是調節體溫的重要方式之一,體溫中樞紊亂時,出汗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多汗,即使在涼爽環境或安靜狀態下也大量出汗;也可能出現少汗甚至無汗的情況。
出現體溫中樞紊亂相關症狀時,要密切關注體溫變化,做好體溫監測記錄。保證充足休息,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恢復。飲食上注意營養均衡,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務必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處理,不要自行隨意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