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題旨在詢問蕁麻疹的不同種類以及每種類型相應的症狀表現。
一、急性蕁麻疹:起病急驟,皮膚突然出現大小不等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顏色可呈淡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可孤立分布,也可融合成片。風團通常在數小時內可自行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有新的風團出現。患者常伴有劇烈瘙癢,部分人還可能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全身症狀。
2.慢性蕁麻疹:風團反復出現,病程超過 6 周。症狀相對急性蕁麻疹較輕,風團時多時少,瘙癢程度因人而異。患者一般全身症狀不明顯,但病情容易遷延不愈,給患者帶來長期困擾。
3.膽鹼能性蕁麻疹:多見於青年,常在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後誘發。表現為直徑 1 - 3mm 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紅暈,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自覺劇癢,有時僅有瘙癢而無風團。可伴有頭痛、流淚、流涎、腹痛、腹瀉等症狀。
4.寒冷性蕁麻疹: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在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暴露或接觸部位出現風團或斑塊狀水腫,自覺瘙癢,嚴重者可出現手麻、唇麻、胸悶、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症狀。遺傳性寒冷性蕁麻疹較為罕見,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身反復出現,症狀較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嚴重。
蕁麻疹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膚破損繼發感染。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務必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用藥治療,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