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實變與肺不張在病因、影像學表現、症狀、體徵、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肺實變常由肺部感染如肺炎鏈球菌肺炎等、理化因素如放射性損傷、過敏反應等導致肺泡內氣體被滲出物等替代;肺不張多因支氣管阻塞,如腫瘤、異物堵塞支氣管,或肺部受壓迫,像胸腔積液壓迫肺組織等引起。
2. 影像學表現:肺實變在胸片或CT上多顯示為片狀或斑片狀致密影,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可見空氣支氣管徵;肺不張則表現為肺組織體積縮小,密度增高,葉間裂向心性移位,縱隔可向患側移位等。
3. 症狀:肺實變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咳痰,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肺不張主要症狀為突發的呼吸困難,伴有咳嗽、喘鳴等,若為緩慢發生,可能症狀相對不典型。
4. 體徵:肺實變時患側胸廓飽滿,觸覺語顫增強,叩診呈濁音,聽診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等;肺不張患側胸廓塌陷,觸覺語顫減弱,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
5. 治療方法:肺實變針對病因治療,如抗感染、去除理化因素等,同時對症支持治療;肺不張需解除支氣管阻塞因素,如取出異物、治療腫瘤等,必要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煙限酒,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以增強肺功能。若患病,應嚴格遵醫囑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