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和絕經期在概念、生理變化、症狀表現、激素水平、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概念:圍絕經期指從卵巢功能開始衰退直至絕經後1年內的時期,是絕經前後的一段過渡階段;絕經期則是指月經完全停止,且持續12個月以上,標誌著女性生育期的結束。
2. 生理變化:圍絕經期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卵泡數量減少且對促性腺激素反應降低;絕經期卵巢功能已基本衰竭,不再排卵,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大幅下降。
3. 症狀表現:圍絕經期症狀相對較輕且多樣,可能出現月經週期紊亂、潮熱、情緒波動等;絕經期症狀相對更穩定,潮熱等血管舒縮症狀可能持續存在,還可能出現泌尿生殖道萎縮、骨質酥鬆等。
4. 激素水平:圍絕經期激素水平波動較大,雌激素水平呈波動性下降,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漸升高;絕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持續處於低水平狀態,促性腺激素水平則維持在較高水平。
5. 治療方法:圍絕經期治療以緩解症狀、調整月經週期、預防遠期疾病為主,可採用激素補充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絕經期治療重點在於預防和治療絕經相關疾病,如骨質酥鬆、心血管疾病等,治療手段包括鈣劑補充、維生素D應用等。
圍絕經期和絕經期女性都要重視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