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與藥流在適用孕周、治療方法、對身體影響、恢復時間、風險程度上存在不同。
1. 適用孕周:引產適用於懷孕12周及以後,此時胎兒較大,骨骼等已開始發育;藥流一般適用於懷孕7周內,此時胚胎較小,藥物能使蛻膜變性壞死、宮頸軟化,促使胚胎排出。
2. 治療方法:引產通常需住院,通過向羊膜腔內注射藥物或使用其他引產手段,誘發子宮收縮,促使胎兒及附屬物排出;藥流是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家按醫囑服藥,觀察妊娠物排出情況。
3. 對身體影響:引產因孕周大,對子宮及身體各器官影響較大,產後身體虛弱,需較長時間恢復;藥流相對孕周小,對身體影響相對較小,但也可能引起陰道出血、感染等。
4. 恢復時間:引產恢復時間較長,一般需休息1個月甚至更久,期間要注意營養補充和身體調養;藥流恢復相對快些,休息2周左右,不過也需關注陰道出血和身體恢復情況。
5. 風險程度:引產風險較高,可能出現大出血、子宮破裂、感染等嚴重併發症;藥流有藥流不全風險,可能需二次清宮,增加感染和對子宮內膜損傷幾率。
無論是引產還是藥流,之後都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瞭解身體恢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