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情況、臨床症狀、肝功能檢查、病程、病因等方面可判斷是急性肝炎還是慢性肝炎。
1. 起病情況:急性肝炎起病急驟,通常在短時間內病情快速出現併發展;慢性肝炎起病隱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病情逐漸進展,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2. 臨床症狀:急性肝炎症狀較為明顯且突然,常見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黃疸皮膚和鞏膜發黃等;慢性肝炎症狀相對較輕且不典型,可能有輕度乏力、肝區隱痛、食慾不佳等,部分患者可能無明顯不適。
3. 肝功能檢查:急性肝炎時肝功能指標如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等會急劇升高,膽紅素也可能大幅上升;慢性肝炎肝功能指標多呈反復或持續輕度異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異常等。
4. 病程:急性肝炎病程較短,一般在半年以內;慢性肝炎病程較長,超過半年,甚至可持續數年、數十年。
5. 病因:急性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如甲型、戊型肝炎病毒、藥物損傷、酒精中毒等急性因素引起;慢性肝炎常見病因有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異常、長期大量飲酒等。
無論是急性肝炎還是慢性肝炎,一旦發現都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飲酒,以促進肝臟恢復,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