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症狀有關節疼痛、腫脹、僵硬、乏力、低熱等。
1. 關節疼痛:多為對稱性發作,常累及手指、手腕、膝蓋等小關節,疼痛程度不一,可為鈍痛、刺痛或酸痛,且疼痛在活動後可能會有所加重,休息後稍有緩解,疼痛的部位相對固定,不會頻繁轉移。
2. 關節腫脹:由於關節腔內積液或周圍軟組織炎症,導致關節外觀腫大,皮膚可能會有輕度的發紅,腫脹關節的活動範圍會受到一定限制,影響正常的屈伸等動作。
3. 關節僵硬:晨起時較為明顯,尤其是經過一夜休息後,關節會出現僵硬、發緊的感覺,活動後僵硬症狀會逐漸減輕,一般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嚴重影響患者早晨的活動。
4. 乏力:患者會感到全身疲倦、沒有力氣,即使經過充分休息,這種乏力感也難以完全消除,日常活動如上下樓梯、提重物等會變得比以往吃力。
5. 低熱: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會出現低熱症狀,體溫一般在37.3℃-38℃之間,可持續數周甚至數月,同時可能伴有盜汗、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
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