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腫和腱鞘巨細胞瘤在病因、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病理特徵、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
1. 病因:腱鞘囊腫多因關節或腱鞘周圍結締組織退變、局部勞損等引起;腱鞘巨細胞瘤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外傷等有關 。
2. 臨床表現:腱鞘囊腫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腫塊,表面光滑,質地較硬,一般無明顯疼痛,部分有輕微壓痛,多不影響關節活動;腱鞘巨細胞瘤多表現為無痛性腫塊,質地較硬,生長緩慢,可侵犯周圍組織,影響關節活動,少數有疼痛症狀 。
3. 影像學表現:腱鞘囊腫在超聲下多顯示為無回聲區,邊界清晰;腱鞘巨細胞瘤超聲表現為低回聲或等回聲團塊,邊界不清。X線檢查腱鞘囊腫多無異常,腱鞘巨細胞瘤可見局部骨質受壓、侵蝕 。
4. 病理特徵:腱鞘囊腫囊壁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內含無色透明或淡黃色濃稠黏液;腱鞘巨細胞瘤由單核基質細胞、多核巨細胞等構成 。
5. 治療方式:腱鞘囊腫較小且無症狀時可觀察,較大或有症狀者可通過擠壓破裂、穿刺抽液、手術切除等治療;腱鞘巨細胞瘤以手術切除為主,因有一定復發率,術後需定期復查 。
日常生活中,若發現關節或腱鞘部位出現腫塊,應避免過度活動該部位,減少局部刺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嚴格遵循醫囑進行康復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