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在病因、症狀、體徵、檢查、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所致,與遺傳、孕期感染、接觸有害物質等因素有關;風濕性心臟病是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心臟瓣膜產生的免疫反應造成的。
2. 症狀:先天性心臟病症狀多樣,可能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生長髮育遲緩、呼吸困難、紫紺等;風濕性心臟病早期可能有發熱、咽痛、關節疼痛等風濕熱表現,後期主要是心臟瓣膜受損導致的心悸、氣短、乏力等症狀。
3. 體徵:先天性心臟病聽診可聞及特徵性心臟雜音,部分有胸廓畸形等;風濕性心臟病心臟聽診可出現相應瓣膜區的雜音,還可能有皮下結節、環形紅斑等風濕熱體徵。
4. 檢查:先天性心臟病主要依靠心臟超聲明確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風濕性心臟病除心臟超聲外,還需檢查抗O、血沈等指標輔助診斷風濕活動情況。
5. 治療方法:先天性心臟病根據病情採取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在急性期主要是抗風濕、抗感染治療,緩解期針對瓣膜病變採取藥物保守治療或手術置換瓣膜等。
無論是先天性心臟病還是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都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預防感染,定期到醫院復查,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康復,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