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方式有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胸部影像學檢查、血液學檢查、病毒基因測序等。
1. 核酸檢測:通過採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痰液等標本,利用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檢測標本中的病毒核酸。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基本可確診感染。該方法是目前確診的金標準,靈敏度高、特異性強。
2. 抗原檢測:採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法,自行採集鼻腔拭子進行檢測。操作簡便、出結果快,但準確性相對核酸檢測稍低,一般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有自我檢測需求的人群初篩。
3. 胸部影像學檢查:如胸部CT,感染後肺部可能出現磨玻璃影、浸潤影等典型表現,尤其是在病情進展期,可輔助診斷,但不能單純依靠影像學確診。
4. 血液學檢查:檢測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指標,感染時血常規可能出現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等變化,炎症指標也會有相應波動,可作為診斷參考。
5. 病毒基因測序:對病毒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分析病毒的基因特徵,用於溯源和變異監測等,一般在科研和特殊情況下應用。
日常生活中,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測。一旦確診,需積極配合治療,嚴格遵醫囑用藥、隔離,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做好個人防護,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