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按摩、淚道沖洗、滴眼藥水、淚道探通、手術治療等。
1. 按摩:對於新生兒淚囊炎,按摩是較為常用的基礎治療方法。因為新生兒淚囊炎多是由於鼻淚管下端開口處的胚胎殘膜未退化,阻塞鼻淚管導致淚液和細菌瀦留。通過適當按摩淚囊區,能促使鼻淚管下端的殘膜破裂,使淚道通暢,淚液得以正常排出,從而緩解症狀。具體操作是洗淨雙手,用食指指腹在寶寶淚囊區內眼角下方,按照一定的方向,由上向下輕輕按摩,每次按摩 5 - 10 分鐘,每天 3 - 4 次。
2. 淚道沖洗:淚道沖洗可直接對淚道進行清潔和疏通。在新生兒淚囊炎中,淚道內存在分泌物和細菌,淚道沖洗能將這些物質衝出,減輕炎症。醫生會使用專門的沖洗器械,將生理鹽水緩慢注入淚道,通過反復沖洗,使淚道恢復通暢。一般在按摩一段時間效果不明顯後可考慮進行淚道沖洗,通常每周沖洗 1 - 2 次,具體次數需根據病情遵醫囑。
3. 滴眼藥水:滴眼藥水能有效控制新生兒淚囊炎的炎症。常用的眼藥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妥布霉素滴眼液能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對多種革蘭氏陰性菌和陽性菌有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通過抑制細菌 DNA 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 DNA 複製,達到抗菌效果;紅霉素眼膏能在眼部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細菌進一步侵入,同時起到消炎作用。使用時需洗淨雙手,輕輕扒開寶寶的下眼瞼,將眼藥水或眼膏滴入或塗入眼內,每天 3 - 4 次,具體用量和頻率要嚴格遵醫囑。
4. 淚道探通:當按摩、淚道沖洗和滴眼藥水效果不佳時,可採用淚道探通術。淚道探通是利用特殊的探針,通過淚小點進入淚道,將阻塞的部位探通。這一方法能直接解決淚道阻塞問題,使淚液順利排出。一般在寶寶出生後 3 - 6 個月進行淚道探通較為合適,過早探通可能因寶寶淚道發育不完善而造成損傷,過晚則可能增加治療難度。手術需由專業醫生操作,術後要注意眼部護理。
5. 手術治療:對於經過上述多種方法治療仍無效的新生兒淚囊炎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如鼻腔淚囊吻合術等,通過建立新的淚液引流通道,解決淚道阻塞問題。手術能從根本上改善淚道的結構和功能,使淚液正常引流。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評估後進行。術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恢復情況,定期復查。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眼部清潔,及時清理眼部分泌物。給寶寶使用的毛巾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用藥,若寶寶眼部症狀出現變化,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