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退熱需注意體溫監測、用藥、物理降溫、補充水分、觀察精神狀態等。
1. 體溫監測:要密切關注新生兒體溫變化,使用專門的嬰兒體溫計,可選擇腋下測量,一般每 1 - 2 小時測量一次,準確掌握體溫波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退熱措施。
2. 用藥:新生兒肝腎功能發育不完善,用藥需極為謹慎。非醫囑切勿隨意使用退燒藥,若體溫過高需用藥,務必嚴格按照醫生指導的劑量和用法,切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3. 物理降溫:當體溫不是特別高時,可採用溫和的物理降溫方法。用溫水浸濕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拭新生兒的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部位,通過水分蒸發帶走熱量。
4. 補充水分:發熱會使新生兒體內水分散失增加,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可少量多次餵水,以防脫水,維持身體正常代謝。
5. 觀察精神狀態:除體溫外,精神狀態是判斷新生兒病情的重要指標。留意新生兒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哭鬧不止等異常表現,若有需及時就醫。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物。若對新生兒退熱有任何疑問,都應及時咨詢醫生,嚴格遵循醫囑進行護理和治療,確保新生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