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診斷過程中需注意眼壓測量、眼底檢查、視野檢查、房角檢查、特殊檢查等。
1. 眼壓測量:眼壓是診斷青光眼的重要指標之一。常用的測量方法有非接觸眼壓計測量和Goldmann眼壓計測量等。測量時患者需放鬆,按照醫生指示保持正確姿勢,避免眨眼等影響測量結果的動作,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能提高準確性。
2. 眼底檢查:通過眼底鏡等設備觀察視神經乳頭形態、杯盤比等情況。檢查前可能需散瞳,散瞳後患者會出現畏光、視物模糊等現象,要避免強光刺激,注意安全行走。醫生仔細評估眼底情況,判斷是否有青光眼特徵性改變。
3. 視野檢查:能反映視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患者要在檢查過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按照提示及時做出反應。檢查環境需安靜,避免外界干擾,確保結果真實可靠。
4. 房角檢查:明確房角結構和開放程度,對青光眼的分型診斷有重要意義。檢查時患者需配合醫生保持眼球穩定,醫生借助房角鏡等工具進行觀察。
5. 特殊檢查: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等,可更精確測量視神經纖維層厚度等。患者要遵循檢查人員指示,保持頭部固定,以獲取清晰準確圖像。
診斷過程完成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規律作息,避免長時間用眼和在暗環境久待。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若出現眼痛、視力突然下降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