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胃有糜爛是怎麼引起的

發佈時間:2025-07-09 13:00:57

胃有糜爛常由飲食不規律、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應激狀態、胃部其他疾病等引起。

1. 飲食不規律:長期暴飲暴食、過度節食,或常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會不斷刺激胃黏膜,削弱胃黏膜的保護屏障,引發胃糜爛。應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在胃內大量繁殖,損傷胃黏膜,破壞胃黏膜的完整性,導致胃糜爛。需採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合的治療方案,按療程服藥,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

3. 藥物刺激: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抗生素等,這些藥物會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影響胃黏膜的修復和保護,引發胃糜爛。若因病情需要服藥,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或同時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4. 應激狀態: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等應激情況,會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胃黏膜缺血、缺氧,引發胃糜爛。積極治療原發病,緩解應激狀態,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劑。

5. 胃部其他疾病:胃潰瘍、胃炎等胃部疾病,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不斷發展,可導致胃黏膜糜爛。針對不同的胃部疾病,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抑酸、保護胃黏膜等。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定期體檢,關注胃部健康狀況。若出現胃部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

相關文章
胃有糜爛是怎麼引起的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