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肌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血漿置換、手術治療等。
1.藥物治療:對於多發性肌炎,藥物治療是基礎且關鍵的手段。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遵醫囑服用可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肌肉的炎性損傷,緩解肌肉疼痛與無力症狀。甲氨蝶呤片作為免疫抑制劑,能調節自身免疫系統,減少免疫系統對肌肉組織的錯誤攻擊,從而控制病情進展。環磷酰胺膠囊同樣是常用免疫抑制劑,可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降低免疫活性,對改善多發性肌炎患者的症狀有積極作用。通過這些藥物的合理使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延緩疾病發展。
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在多發性肌炎治療中也很重要。熱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為受損的肌肉組織帶來更多營養物質和氧氣,加快代謝廢物排出,減輕肌肉緊張,緩解疼痛。按摩能放鬆肌肉,改善肌肉的柔韌性和彈性,防止肌肉萎縮。電刺激療法能刺激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力量,對於因疾病導致肌肉功能下降的多發性肌炎患者,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3.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對多發性肌炎患者恢復肌肉功能至關重要。根據患者肌肉力量和運動能力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從簡單的關節活動度訓練開始,逐漸增加肌肉力量訓練。如進行握拳、伸展等動作,可提高手部肌肉力量;抬腿、站立訓練能增強下肢肌肉力量。規律的康復訓練可促進肌肉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身體協調性和平衡能力。
4.血漿置換:血漿置換是一種相對特殊的治療方法。多發性肌炎患者體內存在異常的自身抗體,血漿置換通過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分離出血漿和細胞成分,去除含有自身抗體的血漿,再將細胞成分與新鮮血漿或代用品混合後回輸體內。這樣能快速清除體內的致病抗體,減少免疫系統對肌肉的攻擊,迅速緩解病情,尤其適用於病情較重、對常規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
5.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在多發性肌炎中較少應用,一般在出現嚴重併發症如關節攣縮影響正常活動時考慮。通過手術對攣縮的關節進行松解或矯正,改善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但手術風險較高,需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後謹慎選擇,術後還需配合康復治療促進恢復。
多發性肌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利於肌肉恢復。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