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周圍長疙瘩常見原因有肛周濕疹、外痔、尖銳濕疣、肛周膿腫、皮脂腺囊腫等。
1. 肛周濕疹:多因局部潮濕、摩擦、過敏等引發,如長期久坐、穿緊身不透氣衣物,接觸刺激性物質等。保持肛周清潔乾燥,避免搔抓,穿寬松透氣棉質內褲,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軟膏等。
2. 外痔:通常由久坐、久站、便秘、腹瀉等致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腫大形成。避免久坐久站,多吃富含膳食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可溫水坐浴,塗抹痔瘡膏,嚴重時手術切除。
3. 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多通過性接觸傳播。可採用激光、冷凍、電灼等物理方法去除疣體,配合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4. 肛周膿腫:主要因肛腺感染蔓延所致,常伴有疼痛、紅腫等症狀。初期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膿腫形成後需手術切開引流。
5. 皮脂腺囊腫:因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較小囊腫可觀察,較大囊腫或反復發作者手術切除。
日常要注意保持肛門周圍清潔衛生,勤換內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養成良好排便習慣。若疙瘩持續不消失、疼痛加劇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