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傳播未阻斷的原因包括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人群易感性高、疫苗接種率低、病毒變異等。
1. 飛沫傳播:麻疹病毒主要通過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產生的飛沫排出體外,懸浮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後就可能被感染,這種傳播方式極為高效且難以防範,在人員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場所容易造成大面積傳播。
2. 接觸傳播:除飛沫傳播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導致感染,如患者使用過的衣物、玩具、餐具等,其他人接觸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黏膜,病毒就會趁機侵入人體引發感染。
3. 人群易感性高:未接種麻疹疫苗或未患過麻疹的人群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一旦接觸到病毒很容易被感染,使得麻疹在特定人群中傳播風險增大。
4. 疫苗接種率低:部分地區由於疫苗供應不足、宣傳不到位、家長對疫苗安全性存在顧慮等因素,導致疫苗接種率未達到有效防控麻疹傳播的水平,無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給病毒傳播創造了機會。
5. 病毒變異:麻疹病毒可能發生變異,變異後的病毒可能在抗原性等方面發生改變,使原有的疫苗免疫效果受到影響,導致已接種疫苗人群也可能感染,從而影響傳播阻斷。
日常生活中,應積極響應疫苗接種政策,按時接種麻疹疫苗。在麻疹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疑似麻疹症狀,需及時就醫並隔離,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