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傷需注意休息、冷敷熱敷、合理用藥、適當固定、康復鍛鍊等。
1. 休息:腳扭傷後要立刻停止活動,避免受傷部位進一步受力,盡可能讓受傷的腳得到充分休息,防止損傷加重,可借助拐杖等輔助器械減少受傷腳的負重。
2. 冷敷熱敷:扭傷初期,通常在 24 - 48 小時內進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48 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消腫和恢復,同樣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
3. 合理用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雲南白藥膏等;疼痛嚴重時,也可遵醫囑口服止痛藥物,但要注意藥物副作用。
4. 適當固定:根據扭傷程度,必要時使用繃帶、護踝等進行固定,限制受傷關節活動,為受傷組織修復創造穩定環境,固定時注意鬆緊適度。
5. 康復鍛鍊:在恢復後期,適當進行康復鍛鍊,如活動腳踝、屈伸腳趾等,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和強度,促進功能恢復,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粘連。
腳扭傷恢復期間要多關注受傷部位情況,若腫脹、疼痛長時間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日常生活中,運動前做好熱身,選擇合適鞋子,避免在不平整路面行走,降低腳扭傷風險,同時要嚴格遵醫囑進行護理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