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骨折睡覺需注意睡姿、抬高患肢、避免壓迫、保持固定、注意保暖等。
1. 睡姿:建議選擇仰臥位或健側臥位,仰臥時可在小腿下方墊一薄枕頭,使腳踝略高於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健側臥位時要確保患側肢體不受擠壓,保持舒適放鬆狀態,避免因姿勢不當影響骨折部位愈合。
2. 抬高患肢:睡覺時將患肢抬高至關重要,一般高於心臟平面 15 - 20 釐米左右為宜。這樣能利用重力作用,加速靜脈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減輕局部淤血和水腫,緩解疼痛。
3. 避免壓迫:要特別注意避免壓迫受傷的腳踝,防止骨折部位受到外力刺激,影響愈合。不要將被子等重物壓在患側腳踝上,可使用專門的護具或支具來保護,為骨折恢復創造良好條件。
4. 保持固定:如果骨折部位使用了石膏、夾板等固定裝置,睡覺時要確保其穩固,避免因翻身等動作導致固定鬆動。若發現固定裝置有移位、變形等情況,應及時就醫調整。
5. 注意保暖:睡眠過程中要注意腳踝部位的保暖,寒冷可能會導致局部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於骨折愈合。可適當增加覆蓋物,保持患部溫暖。
在恢復期間,除了睡覺注意這些事項,日常活動也要小心謹慎,避免二次受傷。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瞭解骨折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和康復方案,爭取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