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與痔瘡在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
1.發病原因:脫肛多因小兒氣血未旺、老年人氣血衰退、中氣不足,或婦女分娩用力過度、久瀉久痢等致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脫出。痔瘡則是因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形成,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是常見誘發因素。
2.臨床表現:脫肛可見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從肛門脫出,初期排便時脫出,便後可自行回納,嚴重時需用手推回甚至長期脫出在外。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內痔以便血、痔核脫出為主,外痔表現為肛門不適、潮濕不潔、瘙癢,混合痔兼具兩者症狀。
3.治療方法:脫肛治療,初期可通過藥物注射等保守治療,嚴重時需手術。痔瘡治療,無症狀時無需特殊處理,有症狀時先保守治療,如坐浴、用藥膏栓劑等,保守治療無效或症狀嚴重時考慮手術。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避免用力排便。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