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帕酮和胺碘酮在藥理作用、適應證、不良反應、藥代動力學等方面存在不同 。
1. 藥理作用:普羅帕酮屬於IC類抗心律失常藥,能抑制心肌細胞鈉通道,減慢動作電位0相上升速度,延長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通過阻斷鉀通道,延長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還能阻斷鈉、鈣通道及β受體。
2. 適應證:普羅帕酮適用於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等,也用於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適應證更廣泛,對各種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尤其適用於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患者。
3. 不良反應:普羅帕酮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便秘等胃腸道反應,還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加重、傳導阻滯等。胺碘酮不良反應較多,可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肺纖維化、角膜色素沈著、肝功能損害、心律失常等。
4. 藥代動力學:普羅帕酮口服吸收良好,但首過效應明顯,生物利用度約為20% - 30%,血漿蛋白結合率高,主要在肝臟代謝。胺碘酮口服吸收緩慢,生物利用度約為30% - 50%,血漿蛋白結合率高,在體內分布廣泛,半衰期長,可達數周。
使用普羅帕酮和胺碘酮時,患者都應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用藥期間要注意監測心率、心律、血壓等指標,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甲狀腺功能、肝功能等。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