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的併發症有休克、出血、急性血管內溶血、精神異常、急性腎衰竭等。
1. 休克:登革熱病毒可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有效循環血量減少,進而引發休克。患者可出現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2. 出血:病毒侵犯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壁受損,凝血功能障礙,可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瘀斑、消化道出血、咯血等不同部位的出血表現。
3. 急性血管內溶血:較為少見,可能與登革熱病毒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有關。紅細胞被破壞,釋放血紅蛋白,可出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等症狀。
4. 精神異常:部分患者在患病過程中或康復後可能出現精神異常,如焦慮、抑鬱、失眠、認知障礙等,可能與病毒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以及患病後的心理壓力等因素有關。
5. 急性腎衰竭:登革熱病情嚴重時,可因腎臟灌注不足、病毒直接損傷腎臟等原因,導致急性腎衰竭,出現少尿、無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現。
登革熱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症狀變化,一旦出現上述併發症相關表現,需及時就醫。治療期間要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藥、休息,保證營養攝入。康復後也需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潛在問題並處理,降低併發症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