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靜脈抽血鼓包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7-06 14:08:09

靜脈抽血鼓包常見原因有按壓不當、血管彈性差、凝血功能異常、穿刺技術問題、藥物影響等。

1. 按壓不當:抽血後按壓時間不足、按壓部位不準確或按壓力度不夠,血液會從穿刺點滲出到皮下形成鼓包。抽血後應使用棉球垂直按壓穿刺部位5 - 10分鐘,不要揉搓,確保按壓位置準確。若已鼓包,24小時內冷敷,收縮血管減少滲出,24小時後熱敷,促進淤血吸收。

2. 血管彈性差:老年人、長期慢性病患者等血管彈性下降,抽血後血管不易收縮止血,易出現鼓包。平時可適當運動、合理飲食改善血管彈性。抽血後適當延長按壓時間。出現鼓包同樣先冷敷後熱敷處理。

3. 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服用抗凝藥物等導致凝血功能受影響,抽血後傷口不易止血形成鼓包。需就醫檢查凝血功能,調整藥物。抽血後按壓時間要更久,鼓包處理同前。

4. 穿刺技術問題:護士穿刺時未一次成功,反復進針或穿刺角度不當損傷血管壁,引起鼓包。若因穿刺技術問題鼓包,告知護士,後續按常規鼓包處理方法操作。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會影響血管通透性或凝血機制,增加鼓包風險。如使用擴血管藥物等。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藥物,必要時調整。鼓包後按常規處理。

日常抽血後要正確按壓,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醫護人員。若鼓包嚴重或長時間不消退,應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靜脈抽血鼓包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