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頭暈可能是睡眠不足、貧血、頸椎病、耳石症、美尼爾氏綜合徵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睡眠、補血、物理治療、復位治療、藥物治療等。
1. 睡眠不足: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頭暈。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保證 7 - 8 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可通過泡熱水澡、喝溫牛奶等方式助眠。若入睡困難,遵醫囑服用佐匹克隆片、艾司唑侖片、右佐匹克隆膠囊,改善睡眠質量,緩解頭暈症狀。
2. 貧血:血液中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導致氧氣輸送不足,引起頭暈。日常多吃富含鐵和維生素的食物,如菠菜、紅棗、瘦肉等。可遵醫囑服用硫酸亞鐵片、富馬酸亞鐵顆粒、右旋糖酐鐵分散片,補充鐵元素,促進血紅蛋白合成,改善貧血狀況,減輕頭暈。
3. 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血管神經,影響腦部供血,引發頭暈。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進行頸部按摩和熱敷。可通過牽引、針灸等物理治療改善症狀。嚴重時遵醫囑服用布洛芬膠囊、雙氯芬酸鈉片、甲鈷胺分散片,消炎止痛、營養神經,緩解頭暈。
4. 耳石症:耳石脫落致雙側前庭信息不均衡,前庭中樞無法處理不均衡運動信息而頭暈。需到醫院進行耳石復位治療,通過特定頭位變換讓耳石歸位。復位後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若頭暈嚴重,遵醫囑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茶苯海明片、鹽酸地芬尼多片,減輕頭暈不適。
5. 美尼爾氏綜合徵:內耳病變引起內耳膜迷路積水,導致頭暈。發作時需臥床休息,減少頭部活動。飲食上低鹽低脂,避免咖啡因和酒精。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片、桂利嗪片、地塞米松片,減輕內耳積水、改善微循環、抗炎,緩解頭暈症狀。
長期頭暈會影響生活質量,日常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出現頭暈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