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流血可能是先兆流產、宮外孕、葡萄胎、宮頸息肉、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胎、手術、清宮等。
1. 先兆流產:這是早孕流血較為常見的原因。多因胚胎染色體異常、母體全身性疾病等引發。孕婦常先出現少量陰道流血,隨後可能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此時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遵醫囑用藥,如黃體酮膠囊,可補充體內孕激素,維持妊娠;固腎安胎丸,能滋陰補腎、固衝安胎;維生素E軟膠囊,有抗氧化作用,利於胚胎發育。若症狀緩解,可繼續妊娠,若加重則可能發展為難免流產。
2. 宮外孕: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多發生在輸卵管。隨著胚胎生長,輸卵管破裂會導致陰道流血,常伴有腹痛。一旦確診,多需手術治療,如輸卵管切除術,適用於內出血併發休克的急症患者;輸卵管開窗術,可保留輸卵管,適用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術後需注意休息,定期復查血 hCG 。
3. 葡萄胎:是一種良性滋養細胞疾病,表現為停經後陰道流血,多為不規則少量出血,有時可見水泡狀組織排出。一經診斷,應及時清宮,一般選用吸刮術。術後需定期隨訪血 hCG ,並注意避孕 1 年。遵醫囑可使用甲氨蝶呤片,用於預防葡萄胎惡變;氟尿嘧啶注射液,必要時可進行化療;更生霉素注射劑,也可用於化療。
4. 宮頸息肉:孕期激素水平變化,可能使宮頸息肉增大、質地變脆,容易出血。一般通過婦科檢查可發現。若息肉較小、出血不多,可暫不處理,定期觀察;若息肉較大、出血頻繁,可在醫生評估後,於孕中期行息肉摘除術。術後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感染。
5. 外傷:如性生活過於劇烈、腹部受到撞擊等,可能導致陰道流血。應及時就醫檢查,評估胎兒情況。若胎兒正常,可進行保胎治療,如臥床休息,遵醫囑使用硫酸鎂注射液抑制宮縮、安保片預防早產、間苯三酚注射液緩解子宮痙攣。同時要避免再次受到外傷,注意觀察陰道流血及腹痛情況。
早孕流血情況複雜,孕婦一旦發現應立即就醫,明確病因並積極治療。治療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的食物,定期產檢,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的孕期保健,以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