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乳性腹瀉可能是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高、寶寶乳糖不耐受、腸道功能不完善、腸道感染、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母親飲食、添加乳糖酶、藥物調理、抗感染、規避過敏原等。
1. 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高:母乳中含有較高的前列腺素,它會促進寶寶腸道蠕動,導致排便次數增多。母親應注意調整飲食,減少攝入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濃茶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麵條、蔬菜等,以降低母乳中前列腺素的含量,緩解寶寶腹瀉症狀。
2. 寶寶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中的乳糖,從而引起腹瀉。可在每次餵奶前遵醫囑給寶寶添加乳糖酶制劑,如兒歌乳糖酶滴劑、愛寶乳糖酶膠囊、亦貝安乳糖酶顆粒,幫助消化乳糖,改善腹瀉情況。
3. 腸道功能不完善:寶寶年齡小,腸道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消化能力較弱,易出現腹瀉。可遵醫囑使用一些藥物來調理腸道菌群,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增強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4. 腸道感染:寶寶腸道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引發炎症,導致腹瀉。如果是細菌感染,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乾混懸劑進行抗感染治療;病毒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脫水。
5. 過敏:寶寶可能對母乳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如蛋白質等,引起腹瀉。母親要仔細排查飲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海鮮等,若症狀嚴重,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餵養方式。
日常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尿量、大便情況等。注意寶寶腹部保暖,避免著涼加重腹瀉。若腹瀉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發熱、嘔吐等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