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手指關節痛可能是激素水平變化、水腫、缺鈣、腱鞘炎、關節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物理治療、補充營養等。
1. 激素水平變化:孕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雌激素、孕激素等增多,會使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鬆弛,進而引發手指關節疼痛。這是孕期常見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治療,產後隨著激素水平逐漸恢復正常,疼痛大多會自行緩解。日常可適當活動手指,做握拳、伸展動作,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不適。
2. 水腫:孕期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水腫,手指部位也可能受影響,過多液體聚集在關節周圍,壓迫神經導致疼痛。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將手部適當抬高促進血液回流。飲食上減少鹽分攝入,多吃冬瓜、黃瓜等利尿食物,減輕水腫。
3. 缺鈣:孕期胎兒生長髮育需要大量鈣,若孕婦鈣攝入不足,身體會動用自身骨骼中的鈣,導致孕婦缺鈣,引起手指關節疼痛。孕婦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魚蝦等,也可遵醫囑服用碳酸鈣D3顆粒、維D鈣咀嚼片、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同時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4. 腱鞘炎:孕期手部活動頻繁,如頻繁打字、做家務等,易引發腱鞘炎,導致手指關節疼痛。可對手指進行熱敷,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疼痛嚴重時,遵醫囑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雲南白藥膏、氟比洛芬巴布膏。
5. 關節炎:孕期身體免疫力下降,若手指關節受寒冷、潮濕等因素刺激,可能誘發關節炎。要注意手部保暖,避免接觸冷水,可佩戴手套。疼痛明顯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改善局部症狀。
孕期手指關節痛時,孕婦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手部。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影響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