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三個月寶寶不吃飯可能是飲食習慣不良、缺乏微量元素、口腔問題、腸胃不適、食物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補充相應元素、治療口腔疾病、調理腸胃、規避過敏食物等。
1. 飲食習慣不良:寶寶吃飯不規律,零食攝入過多,吃飯時玩耍、看電視等分散注意力,都會影響食慾。家長要為寶寶建立規律的進餐時間和地點,控制零食量,吃飯時營造安靜專注的環境,固定用餐位置,每次進餐時間不宜過長,逐漸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 缺乏微量元素:鋅等微量元素缺乏會影響寶寶味覺和食慾。若因缺鋅導致不吃飯,可多吃含鋅豐富食物如瘦肉、海鮮、堅果等。遵醫囑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賴氨葡鋅顆粒、甘草鋅膠囊等補充鋅元素,促進食慾恢復。
3. 口腔問題:出牙不適、口腔潰瘍、齲齒等口腔問題會使寶寶吃飯時疼痛,從而抗拒進食。家長要檢查寶寶口腔,若出牙不適可準備牙膠緩解;口腔潰瘍可遵醫囑用冰硼散、西瓜霜噴劑、開喉劍噴霧劑促進愈合;有齲齒需及時就醫治療。
4. 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積食、胃腸功能紊亂等腸胃問題會引起寶寶腹脹、腹痛,影響食慾。可適當減少食量,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遵醫囑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醒脾養兒顆粒等調理腸胃功能。
5. 食物過敏:寶寶對某些食物過敏,進食後身體不適,會導致不吃飯。家長要仔細觀察寶寶進食後的反應,排查過敏食物並規避。嚴重時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過敏治療。
日常要多關注寶寶身體狀況,根據寶寶消化情況合理調整飲食。若寶寶不吃飯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精神萎靡、嘔吐、腹瀉等,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原因並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