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不吃輔食可能是飲食習慣不良、食物不合口味、口腔問題、腸胃不適、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調整食物種類和烹飪方式、治療口腔疾病、調理腸胃、補充微量元素等。
1. 飲食習慣不良:寶寶可能沒有養成規律的輔食進食習慣,家長餵食時追著餵、邊玩邊餵等,導致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影響進食興趣。應固定進食時間和地點,營造安靜的進食環境,每次進食時間控制在 20 - 30 分鐘,讓寶寶逐漸適應規律進食。
2. 食物不合口味:寶寶對輔食的口味、質地有偏好,如果輔食種類單一、味道不佳或質地不適合,會降低寶寶進食意願。家長要豐富輔食種類,變換烹飪方式,如將蔬菜做成蔬菜泥、蔬菜餅,肉類做成肉丸等,調整食物質地,從細膩到稍帶顆粒,滿足寶寶不同階段需求。
3. 口腔問題:出牙不適、口腔潰瘍、鵝口瘡等口腔問題會使寶寶進食時疼痛,從而抗拒輔食。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口腔情況,出牙期可準備牙膠緩解不適;若是口腔潰瘍,遵醫囑使用冰硼散、口腔潰瘍含片、康復新液;鵝口瘡則遵醫囑用制霉菌素片、碳酸氫鈉溶液、氟康唑膠囊治療。
4. 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積食等腸胃問題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和食慾。可適當減少輔食量,給腸胃減負,同時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促進腸胃蠕動。若消化不良,遵醫囑服用健胃消食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醒脾養兒顆粒。
5. 缺乏微量元素: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導致寶寶味覺減退,食慾下降。可帶寶寶就醫檢查,若確診缺乏,遵醫囑補充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甘草鋅顆粒、硫酸鋅糖漿。日常要注意均衡飲食,保證營養攝入。平時要多觀察寶寶狀態,根據情況調整餵養方式,若問題持續不改善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