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寶寶吐奶厲害可能是餵養不當、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腸道感染、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養方式、體位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餵養不當:餵奶過快、過多,餵奶時寶寶吸入過多空氣等都可能導致吐奶。餵奶時要讓寶寶含住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避免吸入過多空氣,餵奶後將寶寶竪抱,輕拍背部,排出胃內空氣,少量多次餵奶,避免一次餵得過多過急。
2. 胃食管反流:一個月寶寶食管下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引起吐奶。可採取體位治療,將寶寶床頭抬高30度,保持上半身抬高的姿勢,睡覺時可採取斜坡臥位,減少反流。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緩解。
3. 消化不良:寶寶胃腸功能較弱,餵養不當等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吐奶。可適當減少奶量,給寶寶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胃腸蠕動。遵醫囑用藥,如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復方胃蛋白酶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
4. 腸道感染:病毒、細菌等感染腸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吐奶。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奶瓶等餐具要消毒。如果是細菌感染,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阿奇霉素乾混懸劑等抗感染治療,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5.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幽門肌層肥厚導致幽門管腔狹窄引起吐奶。典型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噴射性吐奶。確診後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幽門環肌切開術,術後要注意傷口護理,合理餵養。
日常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體重增長等。餵奶時要營造安靜的環境,避免寶寶分心。如果寶寶吐奶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發熱、精神萎靡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