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潛伏期一般為1-3個月,短則不到1周,長則可達數年。
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並不會立即引發症狀,而是會在傷口附近的肌細胞小量增殖,之後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病毒沿著神經的軸突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經節大量繁殖,入侵脊髓並很快到達腦部,主要侵犯腦幹、小腦等處的神經細胞。在這個過程中,病毒不斷發展壯大,而人體免疫系統也在和病毒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這就導致從病毒進入人體到出現臨床症狀會有一段時間間隔,也就是潛伏期。
不同個體的狂犬病潛伏期差異較大。這主要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傷口的部位,如果傷口靠近中樞神經系統,病毒傳播到腦部的距離短、時間快,潛伏期就可能較短;而傷口在四肢末端等遠離中樞神經的位置,潛伏期相對較長。還有傷口的嚴重程度,傷口深、面積大,病毒侵入量多,潛伏期也可能縮短。另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也起著關鍵作用,免疫力強的人,身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好,可能會抑制病毒的發展,使潛伏期延長;反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潛伏期可能更短。
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抓傷,應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然後及時前往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進一步處理,並根據情況接種狂犬病疫苗。切不可掉以輕心,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後續處置,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