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潛伏期一般為1-3個月,最短可短至數天,最長可達數年。
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並不會立刻引發症狀,而是會在傷口附近的肌細胞小量增殖,之後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病毒沿著神經的軸突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經節大量繁殖,入侵脊髓並很快到達腦部,主要侵犯腦幹、小腦等處的神經細胞。在這個過程中,病毒不斷繁殖和擴散,但人體還未出現明顯的狂犬病症狀,這就形成了潛伏期。
不同個體的狂犬病潛伏期存在差異,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傷口的部位,如果傷口靠近頭部,病毒傳播到中樞神經的距離較短,潛伏期可能就相對較短;而若傷口在四肢末端,病毒傳播距離長,潛伏期可能會延長。還有傷口的嚴重程度,傷口越深、面積越大,病毒侵入的數量可能越多,潛伏期也可能會縮短。另外,患者的年齡、免疫狀態等也會對潛伏期產生作用,兒童、免疫力低下者的潛伏期可能相對較短。
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抓傷,應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然後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規範的傷口處理,並按醫囑接種狂犬病疫苗。即使當時沒有出現症狀,也不能掉以輕心,要重視後續的觀察和處理,切不可因抱有僥倖心理而延誤治療,降低狂犬病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