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後發紫常見是因體內濕氣重、氣血不暢、留罐時間過長、拔罐力度過大、個體差異等。
1. 體內濕氣重:濕氣在體內積聚,拔罐時氣血運行受影響,導致罐印發紫。日常可多吃祛濕食物,如薏仁、紅豆等,適當運動,促進濕氣排出。
2. 氣血不暢:身體經絡氣血運行不順暢,拔罐時局部氣血瘀滯,罐印呈現紫色。可通過適當按摩、熱敷促進氣血流通,也可進行適量有氧運動。
3. 留罐時間過長:留罐時間超出正常範圍,局部皮膚長時間受負壓作用,易出現發紫現象。下次拔罐需控制好時間,一般10 - 15分鐘為宜。
4. 拔罐力度過大:拔罐時力度過大,對皮膚和皮下組織刺激較強,致使罐印發紫。拔罐時要根據自身耐受選擇合適力度。
5. 個體差異:不同人皮膚對拔罐反應不同,皮膚敏感者或體質特殊者拔罐後易出現較深紫色罐印。無需特殊處理,注意觀察皮膚變化,避免感染。
拔罐後要注意觀察皮膚狀況,若罐印長時間不消退或出現水泡、破損等異常,應及時咨詢專業人士。拔罐頻率不宜過高,給身體足夠恢復時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身體恢復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