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腸鏡檢查的操作過程、是否痛苦以及所需時間。
一、腸鏡怎麼做:
腸鏡檢查前,患者需進行腸道準備,通常要在檢查前一天開始控制飲食,並服用瀉藥以清空腸道,保證檢查時視野清晰。檢查時,患者一般採取左側臥位,醫生會將帶有攝像頭和燈光的腸鏡緩慢經肛門插入直腸,然後逐步深入結腸、盲腸等部位。在推進過程中,醫生會根據腸道的走向調整腸鏡方向,同時通過腸鏡向腸道內注入適量氣體,使腸腔擴張,便於更好地觀察腸道黏膜情況。整個操作過程中,醫生能通過顯示屏清晰看到腸道內部的形態、有無病變等。
2.痛苦嗎:
腸鏡檢查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一些不適。由於腸道較為敏感,在腸鏡插入和推進時,腸道受到刺激和牽拉,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痛等感覺。不過,這種不適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耐受性較好,感覺相對輕微;而對於腸道較為敏感或存在腸道粘連等特殊情況的患者,不適可能會較為明顯。現在也有麻醉腸鏡可供選擇,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檢查,患者基本不會感覺到痛苦,但麻醉存在一定風險,需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決定是否選擇。
3.時間多久:
一般來說,普通腸鏡檢查時間在15 - 30分鐘左右。但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腸道存在病變,如息肉、腫瘤等,需要進一步觀察、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檢查時間會相應延長,可能達到30分鐘甚至1個小時以上。
檢查後,患者可能會有輕微腹脹、腹痛,這是腸道內氣體未完全排出所致,一般短時間內可自行緩解。檢查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若出現腹痛加劇、便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飲食方面,檢查後當天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具體可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