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針比普通針疼可能是因為穿刺部位選擇、操作技術、留置時間、個體差異、藥物刺激等。
1. 穿刺部位選擇:相較於普通針僅短暫刺入,留置針需長時間留在血管內。若穿刺部位不當,如關節活動處,肢體活動時會使留置針與血管壁摩擦,刺激血管,引發疼痛。而且關節處神經分布相對豐富,對疼痛更為敏感,這也會讓患者感覺疼痛加劇。
2. 操作技術:若護士操作不熟練,穿刺時不能精准快速地將留置針置入血管,反復穿刺會增加對血管和周圍組織的損傷,從而產生更強烈的疼痛感。另外,送管速度、角度等不合適,也可能導致血管內膜受損,引起疼痛。
3. 留置時間:隨著留置時間延長,留置針在血管內會引發一定的炎症反應,導致局部血管痙攣、疼痛。而且長時間留置還可能使血栓形成,進一步加重疼痛症狀。
4. 個體差異:不同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和感知不同。有些人痛閾較低,對疼痛更為敏感,即使是輕微刺激也會覺得疼痛明顯,所以留置針帶來的疼痛會被這類人感知得更強烈。
5. 藥物刺激:當通過留置針輸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藥物會直接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收縮、痙攣,導致疼痛。而普通針注射時間短,藥物刺激時間也短,疼痛相對較輕。
在留置針使用過程中,要多留意穿刺部位情況,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避免劇烈活動。若出現疼痛、紅腫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以便採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