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與肺癌在病因、症狀、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肺大泡多由肺部慢性炎症、支氣管阻塞等導致肺泡腔內壓力升高,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肺癌主要與吸煙、空氣污染、遺傳、職業暴露等多種因素相關,是肺部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
2. 症狀:肺大泡較小、數量少時常無明顯症狀,較大或破裂形成氣胸時會突發胸痛、呼吸困難;肺癌早期可能有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狀,隨病情進展會出現發熱、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狀。
3. 影像學表現:肺大泡在胸片或CT上表現為邊界清晰的透亮區,無肺紋理分布;肺癌在影像學上多表現為肺部佔位性病變,形態不規則,邊緣有毛刺、分葉等。
4. 治療方法:肺大泡無症狀時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有症狀或反復發作者可手術切除。肺癌治療方法多樣,根據分期不同,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避免接觸有害物質。若患有肺大泡或肺癌,應嚴格遵醫囑定期復查、規範治療,出現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