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症狀表現、檢查結果、治療方式是區分小兒遺尿症功能性與器質性的關鍵要點。
1. 病因:功能性遺尿症多與遺傳、睡眠過深、心理因素等有關,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基礎;器質性遺尿症常由泌尿系統畸形、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身體器官或系統的病變引起。
2. 症狀表現:功能性遺尿症一般僅表現為夜間尿床,白天通常能自主控制排尿,且無其他明顯不適;器質性遺尿症除尿床外,可能伴有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泌尿系統症狀,或有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如肢體運動障礙、感覺異常等。
3. 檢查結果:功能性遺尿症進行相關檢查,如尿常規、泌尿系統超聲、神經系統檢查等,通常無異常發現;器質性遺尿症通過檢查可發現相應的病變,如泌尿系統超聲可能顯示腎臟、膀胱等結構異常,神經系統檢查可能有神經傳導速度異常等。
4. 治療方式:功能性遺尿症主要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排尿訓練、心理支持等非藥物方法治療,必要時配合藥物;器質性遺尿症則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手術糾正泌尿系統畸形、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等。
區分小兒遺尿症是功能性還是器質性,需綜合多方面判斷。日常要關注孩子排尿情況,若出現異常及時就醫。一旦確診,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策略,促進孩子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