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要採集空腹血主要與飲食對血液成分的影響、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等有關。
1. 飲食影響血液成分:進食後,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會使血液中的成分發生變化。比如攝入脂肪後,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濃度會升高,這可能幹擾肝功能檢查中某些指標的測定,使結果出現偏差,無法準確反映肝臟的真實功能狀態。
2. 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空腹狀態下,血液中的各種物質處於相對穩定的水平。此時採集血液進行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膽紅素等各項指標的檢測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映肝臟的代謝、合成等功能。若在進食後採血,可能因血液成分波動導致指標異常升高或降低,造成誤診或漏診。
3. 利於對比參考:臨床上肝功能檢查結果常需要與正常參考範圍進行對比。空腹血的檢測結果更具可比性,醫生能依據標準的參考區間準確判斷肝臟是否存在問題。如果不空腹採血,由於個體進食情況差異大,會給結果的分析和診斷帶來困難。
在進行肝功能檢查前,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空腹8至12小時,前一天晚上10點後不要再進食進水。檢查前幾天也要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飲酒、熬夜和劇烈運動,以確保檢查結果的可靠性。若對檢查有任何疑問,應及時咨詢醫生,遵循醫生的指導安排檢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