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縫針不打麻藥可能是因緊急情況、產婦身體因素、傷口情況、醫療資源限制、個人意願等。
1. 緊急情況:在分娩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緊急狀況,比如胎兒窘迫需要盡快娩出,產後出血嚴重等。此時醫生的首要任務是保障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迅速完成分娩及後續處理,可能來不及進行麻醉操作就需要對會陰側切傷口或撕裂傷口進行縫合,以爭取寶貴時間。
2. 產婦身體因素:部分產婦存在一些基礎疾病,如對麻醉藥物過敏,或者有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等不適合麻醉的情況。醫生為避免麻醉帶來的更大風險,會在評估後決定不打麻藥進行縫針操作。
3. 傷口情況:如果傷口較小、位置較表淺,疼痛相對較輕,醫生綜合判斷後認為產婦可以耐受縫針過程,也可能選擇不打麻藥。這樣既能減少麻醉相關操作,也能降低麻醉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4. 醫療資源限制:在一些醫療條件有限的地區或特殊情況下,可能存在麻醉藥物短缺、麻醉設備不足或麻醉專業人員不在場等情況,導致無法實施麻醉就進行縫針。
5. 個人意願:有些產婦瞭解縫針過程後,出於對麻醉藥物副作用的擔憂,如擔心影響產後恢復、影響母乳餵養等,主動選擇不打麻藥進行縫針。
產後縫針無論是否打麻藥,都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感染。日常要勤換衛生巾和內褲,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部。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久坐,防止傷口裂開。若傷口出現紅腫、疼痛加劇、滲液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