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大的寶寶晚上睡覺老是哭,可能是飢餓、環境不適、缺乏維生素D或鈣、身體不適、受到驚嚇等。
1. 飢餓:七個月大的寶寶胃容量較小,夜間可能會因飢餓而醒來哭鬧。此時寶寶往往會有覓食動作,如張嘴、吸吮手指等。若餵奶後寶寶停止哭鬧並很快入睡,基本可確定是飢餓導致。
2. 環境不適:睡眠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大、光線過強、噪音過大等,都會讓寶寶感覺不舒服,從而哭鬧。比如室內溫度超過28℃,寶寶可能會因燥熱而睡不安穩;若溫度低於20℃,寶寶又可能因寒冷而啼哭。
3. 缺乏維生素D或鈣:維生素D和鈣對寶寶骨骼發育和神經系統穩定很重要。缺乏時,寶寶神經興奮性增高,易出現多汗、夜驚、哭鬧等症狀。通常還伴有枕禿、方顱等表現。
4. 身體不適:寶寶可能存在一些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腸痙攣等。感冒時鼻塞會影響呼吸,讓寶寶難受;消化不良會引起腹脹、腹痛;腸痙攣發作時,寶寶會突然劇烈哭鬧。
5. 受到驚嚇:白天寶寶如果受到突然的巨響、陌生人的逗弄等驚嚇,夜間睡眠時大腦仍處於興奮狀態,容易驚醒哭鬧。
日常要注意給寶寶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合理餵養保證營養均衡,適當帶寶寶曬太陽促進鈣吸收。若寶寶哭鬧頻繁且難以安撫,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並遵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