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不良、飲食因素、口腔疾病、胃腸道疾病、全身性疾病等都可能導致人患口臭。
1. 口腔衛生不良:如果日常不認真刷牙、不使用牙線,食物殘渣就會殘留在牙縫和口腔中,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難聞氣味,從而引發口臭。長期不清潔舌苔,也會堆積大量細菌,加重口臭問題。
2. 飲食因素:食用洋蔥、大蒜等氣味濃烈的食物後,這些食物中的成分會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肺部,經呼吸排出體外,產生口臭。長期吸煙、酗酒,也會使口腔產生異味。
3. 口腔疾病:齲齒內會殘留食物,滋生細菌,產生腐臭氣味。牙周炎患者的牙齦會發炎、出血,牙周袋內有大量細菌和膿性分泌物,也會導致口臭。口腔潰瘍時,破損處容易感染細菌,同樣會引起口臭。
4. 胃腸道疾病:消化不良時,食物在胃內不能充分消化,會反流至食管,產生酸臭味。胃潰瘍患者,胃部的病變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引發口臭。幽門螺桿菌感染也與口臭密切相關,這種細菌會在胃部大量繁殖,產生有異味的代謝產物。
5.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體內會產生酮體,通過呼吸排出,產生類似爛蘋果的氣味。一些呼吸道疾病,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也可能因炎症產生膿性分泌物,導致口臭。
要想預防和改善口臭,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過多氣味濃烈的食物,戒煙限酒。如果口臭問題持續存在,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