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可能由心肺疾病、精神因素、環境因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貧血等情況引起。
1. 心肺疾病:心臟方面,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夜間平躺時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就容易出現胸悶氣短。肺部疾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氣道收縮,加上痰液積聚,導致通氣受阻,引發呼吸困難。
2. 精神因素:長期精神壓力大、焦慮、抑鬱等,會影響神經調節功能。夜晚大腦相對放鬆,這些不良情緒可能更易凸顯,干擾呼吸調節,造成胸悶氣短,常伴有心慌、失眠等症狀。
3. 環境因素:臥室空氣不流通、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適等,都可能影響呼吸。比如冬季室內門窗緊閉,空氣污濁,含氧量降低,會讓人感覺呼吸不暢。
4.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睡覺時上氣道反復塌陷、阻塞,導致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患者會在夜間憋醒,伴有胸悶、氣短,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等併發症。
5. 貧血:貧血患者紅細胞攜氧能力下降,身體各組織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氣供應。夜晚身體代謝雖有所減緩,但仍需足夠氧氣,貧血嚴重時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症狀。
出現這種情況,日常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若症狀頻繁發作或嚴重影響生活,務必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