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晚上發燒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環境因素、代謝異常、惡性腫瘤等引起。
1. 感染:這是小孩晚上發燒最常見的原因。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入侵孩子身體後,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釋放致熱物質,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進而引起發燒。比如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炎等疾病都可能伴隨發燒症狀,且夜晚時人體的生理機能有所變化,免疫系統相對活躍,更容易出現發燒情況。
2. 自身免疫:當孩子自身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將自身組織或細胞誤判為外來病原體進行攻擊時,會引發免疫反應,導致發燒。例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除了發燒,還可能有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夜晚身體代謝相對緩慢,症狀可能更明顯。
3. 環境因素:如果晚上睡覺時室內溫度過高、孩子蓋的被子過厚,導致身體散熱困難,也可能引起體溫暫時升高。另外,孩子白天活動量大,產熱多,夜晚散熱不及時,也會出現類似情況。不過這種因環境因素導致的發燒,一般體溫不會過高,調整環境後體溫可逐漸恢復正常。
4. 代謝異常:某些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使孩子身體代謝加快,產熱增多,從而出現發燒症狀。這類疾病相對少見,除發燒外,還可能伴有多汗、心慌、消瘦等表現。
5. 惡性腫瘤:雖然較為罕見,但白血病等惡性腫瘤也可能導致孩子晚上發燒。腫瘤細胞會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等,可引起機體發熱,同時還可能伴有貧血、乏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如果孩子晚上發燒,家長不要驚慌。先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體溫變化等情況。若體溫不超過38.5℃,可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如用溫水擦拭孩子的額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若體溫超過38.5℃或孩子精神狀態不佳,應及時就醫,明確發燒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