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越來越不齊的原因有不良口腔習慣、牙齒疾病、咬合異常、遺傳因素、生長髮育異常等。
1. 不良口腔習慣:長期存在吮指、咬唇、吐舌等不良習慣,會對牙齒產生異常的壓力,干擾牙齒的正常生長排列。比如吮指時,手指對牙齒的壓力會使下牙向外傾斜,久而久之導致下牙不齊。咬唇習慣會使唇部肌肉力量改變,影響下牙的位置,造成牙齒排列紊亂。
2. 牙齒疾病:齲齒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牙齒缺損、缺失,鄰牙會向缺牙間隙傾斜移動,進而破壞下牙的正常排列。牙周炎會使牙槽骨吸收,牙齒支持組織減少,牙齒逐漸鬆動移位,致使下牙變得不齊。
3. 咬合異常:長期的偏側咀嚼,會使一側牙齒過度磨損,咬合關係改變,導致下牙受力不均,逐漸出現不齊。深覆合、深覆蓋等異常咬合情況,也會對下牙產生異常作用力,促使下牙排列錯亂。
4. 遺傳因素:遺傳在牙齒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存在牙齒不齊的情況,子女遺傳這種特徵的概率較高,可能表現為下牙天生排列不整齊,且隨著生長髮育,不齊的情況可能愈發明顯。
5. 生長髮育異常:在頜骨生長髮育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如下頜骨發育過度或不足,會影響牙齒的萌出位置和排列。當下頜骨發育不協調時,下牙萌出空間受限,就容易出現擁擠、不齊的現象。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習慣,糾正不良行為,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牙齒疾病。一旦發現下牙不齊情況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合適的治療措施,改善牙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