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老是反復,常見原因有不良挖耳習慣、耳部進水、過敏、細菌或真菌感染、全身性疾病等。
1. 不良挖耳習慣:經常用尖銳物品挖耳,易損傷外耳道皮膚,破壞其屏障功能,使細菌等病原體容易侵入,引發炎症。而且反復挖耳導致外耳道皮膚反復受損,炎症就容易反復發作,難以徹底治癒。
2. 耳部進水:洗頭、洗澡、游泳時若耳部進水未及時清理,外耳道處於潮濕環境,適合細菌滋生繁殖,從而誘發外耳道炎。若之後仍頻繁出現耳部進水情況,炎症就會反復出現。
3. 過敏:接觸某些過敏原,如化妝品、食物、花粉等,可引起外耳道過敏性炎症。只要持續接觸過敏原,外耳道炎就會反復發生,還可能伴有瘙癢、紅腫等症狀。
4. 細菌或真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外耳道後,若治療不徹底,病原體殘留,在身體抵抗力下降等情況下,就會再次引發炎症,造成外耳道炎反復。
5.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使機體抵抗力降低,外耳道更容易受到病原體侵襲,且炎症恢復較慢,容易反復。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避免不良挖耳習慣。盡量減少接觸已知過敏原,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若外耳道炎反復,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規範治療,避免病情遷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