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中暑、藥物熱等都可能導致發高燒。
1. 感染:這是發高燒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入侵人體。比如流感病毒引發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常出現高熱、乏力等症狀;肺炎鏈球菌感染可導致肺炎,伴有高熱、咳嗽、咳痰等表現。病原體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釋放致熱物質,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出現高燒。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當自身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和器官時,會引發炎症反應,導致發熱。像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不僅會有高熱,還可能出現面部紅斑、關節疼痛等症狀;類風濕關節炎也會使患者出現低熱或高熱,同時伴有關節腫脹、畸形等。
3. 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會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等,可引起機體發熱。例如白血病患者常有發熱症狀,可能是低熱,也可能是高熱,還會伴有貧血、出血等表現。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局部缺血缺氧,也會引發炎症反應導致發熱。
4. 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人體散熱困難,熱量在體內積聚,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就會出現中暑高熱。患者體溫可急劇升高,甚至超過40℃,還伴有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狀。
5. 藥物熱:某些藥物進入人體後,可能作為抗原引起免疫反應,導致發熱。比如抗生素、抗癲癇藥等。一般在用藥一段時間後出現,停藥後體溫可逐漸恢復正常。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且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預防感染。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燒,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