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著了通常屬於風寒。當身體受寒冷侵襲,風寒之邪易侵犯人體,導致不適症狀。而風熱多是外感溫熱邪氣所致,與凍著的情況不同。
人體在受涼後,風寒之邪會從皮毛、口鼻等部位進入體內,使肺氣失宣,衛氣功能失調,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如怕冷明顯、輕度發熱或不發熱、流清涕、頭痛身痛等。這是因為寒邪具有收引、凝滯的特性,會影響人體氣血的運行和臟腑的正常功能。
風熱感冒則常因外感風熱之邪,外界溫熱之氣侵襲人體,使肺氣失和,出現發熱比較明顯、咽乾口燥、流黃涕等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凍著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可以適當飲用一些溫熱的飲品,如生薑紅糖水,有助於驅散體內的風寒之邪。若症狀較為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