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術後需要康復是為了促進傷口愈合、恢復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肢體功能、預防併發症等。
1. 促進傷口愈合:康復治療中的物理因子治療,如紅外線照射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為傷口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助於傷口更快地愈合,減少感染等不良情況的發生。
2. 恢復關節活動度:長時間的固定會使關節周圍組織粘連,影響關節活動。康復訓練通過專業的手法鬆動關節、進行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等,能逐漸松解粘連,擴大關節的活動範圍,讓患者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功能。
3. 增強肌肉力量:術後患者因疼痛、活動減少等,肌肉會出現萎縮。康復過程中的肌力訓練,如抗阻訓練等,能刺激肌肉收縮,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肢體的運動能力。
4. 改善肢體功能:通過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包括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能讓患者重新掌握正確的肢體運動模式,提高肢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使肢體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
5. 預防併發症:康復可預防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壓瘡等併發症。早期的康復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液瘀滯,降低深靜脈血栓風險;呼吸訓練有助於預防肺部感染;定時的體位變換能防止壓瘡形成。
骨科術後康復至關重要,患者在康復期間要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保持耐心和信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同時,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康復方案,確保康復效果,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