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的寶寶拉肚子可能是腹部受涼、母親飲食不當、乳糖不耐受、腸道感染、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暖、調整母親飲食、更換特殊奶粉、抗感染、規避過敏原等。
1. 腹部受涼:寶寶腹部保暖不當,易使胃腸道蠕動加快,導致拉肚子。比如夜間睡眠時踢開被子,或穿衣過少露出腹部。此時要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也可用溫熱毛巾熱敷腹部,但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寶寶,有助於緩解因受涼引起的拉肚子症狀。
2. 母親飲食不當:母親食用過多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會通過母乳影響寶寶腸胃。像大量吃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母親需調整飲食結構,保持清淡、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魚類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改善寶寶拉肚子情況。
3. 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無法完全消化母乳中的乳糖,就會出現拉肚子。表現為大便次數多、呈稀糊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添加乳糖酶,或更換為無乳糖奶粉餵養,以減輕腸道負擔。
4. 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腸道引發感染,導致拉肚子。如感染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需就醫進行大便常規等檢查,明確病原體後,遵醫囑使用抗感染藥物治療,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5. 過敏:寶寶對母乳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會出現拉肚子症狀。可能伴有皮疹、嘔吐等。需及時就醫,確定過敏原,母親要規避相關食物,嚴重時可能需更換為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餵養。
日常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大便情況等。注意寶寶腹部保暖,母親合理飲食。若寶寶拉肚子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